出了酆都地府,便是奈何桥。
奈何桥上鬼魂熙熙攘攘,谢砚之还是一眼就看到了沈挽玉。她身穿一袭黑袍,宽大的帷幔遮挡住她的容貌,须臾间,起了风,她抬头看了过来。
一如三年前那般。
彼时,谢砚之第一次见到沈挽玉。奈何桥上殷红的金灯花随风散落一地,无数鬼魂拥挤前行着,唯有她一人独自站在一处,不知在寻着什么。
“那姑娘每日都在奈何桥上站着,雷打不动。”身侧打汤的孟婆小声嘀咕道,“好似在等什么人。”
“是吗?”谢砚之下意识道。
孟婆抬头见他,一惊:“谢……谢大人,您怎么来这了?”
谢砚之未曾回应,径直走向那人。
与那人对视时,他愣住了。她双眸浅清,似有雪光,敛在纤长睫羽下平静而剔透,像浸在冰雪里的琉璃,清泠泠的,只轻轻一眨便漾开潋滟波光。
谢砚之有些恍惚,这人分明是初见,却平生几分熟悉。
“你是何人?”他敛下情绪问道。
那人抬头微微一怔,俄顷,她垂眸答道:“沈挽玉。”
“沈挽玉。”他一字一顿地重复,“可愿跟了我?”
此后,沈挽玉便名正言顺地留了下来。
……
“怎么,”谢砚之心头平生一股莫名的烦闷,“还在等你那位亡夫?”
沈挽玉瞥了一眼他,却默不作声。
他见状更是不满,忍不住阴阳怪气:“都这么些年了,你那亡夫说不定孩子都三岁了。”
“谢大人,您误会了,我是来帮孟婆送汤。”她终于开口解释。
“是吗?”谢砚之冷冷道。
“今日是十五,记得来。”他顿了顿又道。
随即拿出一份油纸包裹的糕点,桂花的清香和醇厚的油香微微渗出。
他冷冰冰地扔下一句:“还热着。”
*
夜凉如水,天若悬镜。沈挽玉提着一盏琉璃灯,内里火焰跳动着,穿过清幽长亭,便到了一处院落,正门紧闭,窗隔却透出莹莹暖光。
沈挽玉轻车熟路地打开门。
“药在桌案上。”谢砚之头也不抬地说。
沈挽玉走过去,乌木边条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枚药丸,她一口吞下,虽然已然吃过许多回,但还是被涩味冲得蹙了蹙眉,她顺手拿起一旁的绿釉小壶,一饮而尽,才算是冲淡了些。
谢砚之一惊,“那是梨花白,不是水。”
“啊?”沈挽玉没太在意,抹了抹嘴角,“怪不得喝下去喉间还有点灼热。”
她走向谢砚之,他平日里冷峻的模样,在昏黄的烛火映照下,竟显得有些温润,沈挽玉欲要俯身将烛火吹灭。
“过来。”谢砚之道。
沈挽玉缓缓靠近他,微凉的唇轻擦过他的脸,谢砚之却别过头,她有些不满,正想要侧过头去吻住时,谢砚之倏然扣住了她的手。
谢砚之掌心有一道长疤,如今被他用力攥紧,那疤的异物感更加突兀。
她有些难捱,想要挣开,谢砚之却攥得更紧。
“你今天到底发哪门子的疯?”她忍不住问道。
谢砚之没回答,只直直地盯着她。
随即,他倏然间靠上沈挽玉的颈间,呼吸一轻一重地碰洒在她耳畔,她身子微微僵住。
沈挽玉说不清为何,忽然间萌生出几分迷离醉意。
她反握住谢砚之的手,她刚要开口时,谢砚之霍然起身,瞬间沈挽玉眼前天旋地转,谢砚之重重地吻了上来,他掌心的疤痕弄得沈挽玉酥痛,沈挽玉死死抓住被褥。
她泪眼氤氲地看着他,看着看着,便有些恍神。
谢砚之敏锐地觉察到,脸色一凝,他抓住她的手腕,重重一丁页。
他冷声问道:“你瞧着我的时候,透过我,在看谁?”
沈挽玉意识模糊,嘴里的词句不成形。
谢砚之抬手将她湿漉漉的发丝别到耳后,心道,算了,我和一个死人计较什么。
沈挽玉凑过来,主动拥住了他,嘴里不知在呢喃着什么。
谢砚之没听清,“什么?”
沈挽玉有些艰难地轻声道:“浮璟……”
他动作一顿,眸色骤然冷却,“谁?”
沈挽玉醉意朦胧,凑上前去蹭他的鼻尖,沈挽玉很少主动,现下谢砚之却不为所动,他心下一阵钝痛,一字一顿地问:“浮璟是谁?”
沈挽玉朦朦胧胧地回应:“浮璟就是你呀。”
谢砚之冷眼看着眼前的人,平日里清冷的眼眸如今充斥着爱意,就算是酸胀难捱都要往他怀里靠,他现如今受此待遇,不过是沾了前人的光,他原来以为沈挽玉生性冷淡,不表露情爱,没想到,她只是,不对他如此罢了。
“浮璟…快些……”她哽咽着有些急促道。
谢砚之沉默地用力,再也不顾她的告饶和抽泣,他不想再听到旁人的名字出现在她口中,他伸出手堵住了她的嘴,纵使手上全然是沈挽玉或轻或重的咬.痕。
沈挽玉迷离间感受到指尖湿濡的凉意,仿佛是谁的泪珠淌下。
沈挽玉醒来之际,天已接近黄昏,她浑身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