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青石苑分别将《铸剑记》等作品搬上舞台,吴驹每一场都去看了看。 不出所料,最后几部作品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票房爆满。 大抵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有除了《西游记》之外的作品登陆青石苑,所以听众们都对此充满了热情。 如果说第一场是新鲜感的话,后面几场的爆满就足以证明这几部小说的受欢迎程度了。 所以。 目前看来,大众接受度很高,这几部小说在青石苑也算是站住了脚跟。 另一边,起点·公司也接到了大量的投稿,有许多作者都与公司签了约,拿到了不菲的签约费,这让写小说的浪潮更加高涨,极大程度上助长了小说市场。 至此,这条产业链就算是打造的差不多了。 而另一边,吴驹也在吩咐詹庭墨的印刷厂着手制作报纸。 报纸这个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报纸需要尽可能保证在一张纸上印上更多的字,所以所需的字模非常小。 之前吴驹就嘱咐那些制作字模的工匠制作不同大小的字模,他们也一直在做,现在也就只能催一催,他们什么时候把字模做好,吴驹什么时候就开始印刷报纸。 七月的最后一周。 边境的形势越发焦灼。 秦国不断向北方驻军,赵国知道和谈无望,于是也向边境频繁调动兵力,双方摩擦不断。 朝堂上谈论战争事宜的频率越来越高,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今年秦赵必有一战! 不过目前看来,这场仗应该至少还有两到三个月才能打响,所以咸阳的气氛暂时不见变化,街头坊间依旧歌舞升平。 也正是这周,咸阳发生了一件值得热议的事情。 …… 《西游记》要完结了! “连载”了那么长时间,《西游记》早已是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小说,整个秦国的每个地方都有西游记的读者。 据青石苑给出的不完全统计,秦国境内西游记的读者至少有三百万人! 如今终于官宣要完结,这可真是一件轰动咸阳的大事! 无拘酒肆、结海楼、大秦书斋、青石茶庄……随着吴驹的一声令下,这些店铺不约而同的运作起来,帮助《西游记》宣传。 街头巷尾,无处不见讨论《西游记》的人。 而完结日期,便定在了八月的第一天。 与此同时,青石苑的预购也开放了,定在了开始一周前的早上七点。 …… 这一天。 早上卯时二刻,也就是五点半,张松起床了。 对他来说,起得那么早并不困难,倒不是因为他有多辛勤,而是因为……他还没睡。 码字人的日常。 揉了揉酸涩的双眼,张松在侍女的侍奉下梳洗完毕。 没错。 侍女! 自从写的小说被吴驹看中,与起点签约,并领到了一大笔版权费之后,张松的生活就今非昔比了。 宅邸被翻新了一遍,添置了不少家具,以往空落落的院子也有了侍女和仆役。 再加上现在他的小说也被放到青石苑去了,每个月都有一大笔票房分成入账。 现在的张松,吃喝不愁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需要担心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小说! 尽管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但张松从未忘记居安思危。 要知道,他脱离“苦海”还没多久呢! 他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如今的生活全部来自自己的小说,如果小说“扑街”,那他立马就会被打回原形。 扑街作者的待遇自不用多说,正式成为小说作者的这大半个月以来,张松见了无数,他知道许多人都在苦苦挣扎,根本就没有收入,单纯凭着一腔热血坚持下去。 这不,张松昨晚就为了一个突然想到的情节,打磨到了现在,一块板子,一张纸,一支笔,写了一堆废稿,最终才得出了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版本。 再写一些就能把下个月需要交的稿子写完了,不过他不打算接着往下写。 他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办。 购买《西游记》的门票! 作为《西游记》的忠实读者,完结显然是意义非凡的,不容错过! 尤其是在张松现在兜里不缺钱,完全负担得起门票的情况下。 张松拿上钱,穿过大街小巷,去往距离最近的一处青石苑,然而,来到大门前,他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大街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头,长龙般的队伍从街头排到了结尾。 一大早,青石苑的工作人员就将木头栅栏放在街上,规划出许多条蜿蜒的购票通道,还将青石苑中的工作人员的都叫来维护秩序。 现在秩序是有的,不过整个青石苑门口仍然人声鼎沸。 “这…这!”张松傻眼了:“不是七点才开售吗?我都来的那么早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排队呢?” “小兄弟什么时候过来的?”一旁摆着小摊,卖一些小吃的摊主问。 “卯时四刻!”张松答道。 “卯时,呵呵!”摊主笑了笑,说:“这里昨天晚上就有人排队了,子时一过,便排了上百人的长队!” 张松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我都这么勤劳了,这些人都是牲口吗! “子时?真是够卷的啊!”一道声音从旁边传来。 张松听这声音无比的耳熟,转头一看,不由得大惊:“吴卿!您怎么在这?” 听到张松的话,吴驹挑眉,指了指青石苑,又指了指自己:“我不应该在这吗?” “额,没有,只是有点惊讶!”张松摸了摸头,这才想到青石苑本就是吴驹的产业。 “你是叫张松吧?来这里做什么?”吴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