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似白纸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第378章 汉中防务 均田制出

第378章 汉中防务 均田制出(2 / 3)

州因为靠近关中,再加上本身的地理因素,所以它境内的主要农作物便是冬小麦。

冬小麦顾名思义,乃是秋冬之际播种的一种小麦。

现在中秋已过,马上就要到冬小麦的种植日期了。

在此之前,糜旸必须先将相应的土地改良制度给施行下去。

不破不立,破的事情前半个月糜旸一直在做,现在是他该做立的事情的时候了。

在糜旸的州牧府中,有着上百位的小吏手捧文书在进进出出的小跑着。

从他们脸上焦急的神色可以看出,他们手中的文书都是至关紧要的。

这样忙碌的一幕,在过去的半个月之间,每日都在上演着。

随着众多地方豪族的毁灭,三长制已然在梁州开始茁壮成长。

在完全忠于糜旸的三长的仔细排查、梳理之下,大量的被荫庇的人口以及被侵吞的良田,开始化为一道道文书飞速送往糜旸的州朝之中。

甚至由于被荫庇的数量过多,往往一个县之中,每日报上来的数量都在实时更新着。

就连精通政务的吕乂,在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瞒报数据后,他都不禁下意识的感叹道:

“旧无三长,各家欺上瞒下,民多隐冒,竟十家、二十家方为一户也。”

吕乂的意思是说,若说沔阳县往日之中总体报上的人口只有一万的话,那么他实际上的人口就有十万到二十万之间。

当然这只是拿沔阳一县做个举例,并不是说单单沔阳一县,就真的有数十万人口。

吕乂以往有想过地方豪族荫庇了许多人口,可是没想到他们胆子竟然这么大,荫庇的数量竟然达到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

可能后世人会对这一点感到十分不理解,觉得很是夸张,但这就是汉代地方政治的真实写照。

就像历史上那广为流传的三国具体户籍统计,就已经在后世引起许多学者的公然质疑。

因为从各方面论证,那三份户籍统计怎么看都是装满水分的大海绵。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在汉代地方豪强几乎是毫无顾忌的荫庇人口,让政府的人口普查根本就不准确。

由于数据更新速度过快,再加上以往梁州地方豪族荫庇的人口过多,所以这段时间以来糜旸及他的臣下一直在忙碌着。

糜旸最近半个月来的睡眠严重不足。

由于担心糜旸的身体安危,所以法邈等人也曾建议过糜旸可以去好好休息。

毕竟身为梁州牧的糜旸,只要大方向有抓好,具体的政务交由信任的臣下办理即可。

对于这一点糜旸不是不知道,糜旸也知道自己并不算有处理具体政务的非凡才能。

只是时不我待,既然他已经走出这一步,那至少在一开始时,是没有理由抛下忙碌的众臣独自去休息的。

眼睛带着黑眼圈的糜旸看着刚刚得点空的诸位心腹之臣,他首先看向法邈问道:“均田制的具体细则草拟的如何了?”

糜旸想要在梁州实施的均田制,乃是历史上隋唐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

之所以糜旸会想在当世实行均田制,乃是因为任何制度,都必要要符合当世的政治背景及生产力。

就像糜旸不会在梁州搞什么军校,还弄什么排长、班长,军政分离这种在当世完全让人无法理解的改革。

前进一步叫改革,前进十步叫重生,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均田制这种土地制度,不仅在历史上证明了他的成功性,而且他实施的政治背景与当世十分类似。

均田制的实施背景关键有两点,一点是人民流离失所,一点是田地大量荒芜。

而这两点,在目前的梁州,乃至于天下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最大问题。

就像曹魏的屯田制,也是基于这种社会背景,才被曹操推广到整个北方的。

均田制承认一切土地皆是国有。

在这点基础之上,官府才会给百姓开始施田。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官府要明确掌握各地的人口及田亩数量。

所以糜旸才会在实施三长制之后,才准备在梁州实施均田制。

改革都是一步步来的。

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并不简短,但最为关键的便是两点:

凡梁州内16岁以上的男子,州朝将授给他们每人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在年老病死后,统一收归官府。

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用来种植桑、枣、榆等农副产品。

只要三年内如数上缴相应数量的赋税,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世代传承,只是严禁买卖。

当然因为在当世,贫富差距巨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不同,所以任何制度都必须要懂得变通来刺激生产力。

所以均田制中还另外规定,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相应额外获得土地,只是相对应的,这部分人所缴纳的赋税也会更高。

糜旸的这个举措,针对的就是那些幸存的地方豪强。

尽管在糜旸的三长制下,地方豪强没办法继续荫庇人口与侵吞良田。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经济实力肯定比一般

最新小说: 木子的北宋生活 寒门太子爷 女帝的贴身假太监 天命小郎君 回到古代当皇子 无双皇太子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元璋上门求医 家祖左宗棠 最强兵王闯三国 史上第一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