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其实是过剩的。
治理天下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才。
若是将一个王朝的中枢机构全部撤换,用一个县的官吏体系去填补空缺的位置。
相当于从知县到里长,所有人官升10级。
王朝秩序不会有一丝的混乱,依旧会安稳的运行。
天下黎民也不会有一点感觉,还是一样的生活。
所以,人才永远稀缺;人才又永远过剩。
……
傍晚时分。
杨云娇来了,记录了足足10张纸。
娟秀的小字,很有条理。
从颗粒火药的原料,到配比。
所需工具,工具的材质,形状样式。
制作工艺流程,每项工艺的注意点,所需时间。
甚至连季节,温度,阴晴都考虑到了。
而比例,也远远不是化学书本上的那一句话。
五叔的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不同用途的火药,比例也有差异。分枪用,炮用,爆破用。
在此,不做赘叙,不宜多写。
李郁翻阅了一下,心中已经大体信了。
五叔的爹若是被清廷重用,怕是清军枪炮的威力能增加5成。
不过,就算是乾隆知道了,也不会提拔。
相反,很可能会赏他爹一刀。
因为我大清人才济济,不需要什么无聊的科技人才。
东华门唱名、科举折桂、懂人情世故的才是人才。
其他的,朕不承认!
更不必说,这是会动摇国本的科技了。
……
“你回去后,此事不必和别人提了。明白吗?”
“奴家明白。”
李郁看着这个安静的女人,突然想点拨一下她三合土的制作方式。
基建需要大量的三合土,以节约成本。
石块,砖头,糯米太贵了!
正要说到关键,门外一阵喧嚣,有人扯着嗓子鬼叫:
“不好了,大嫂打上门了。”
李郁一愣,随即大骂:
“来就来呗,让她进来,有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