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沐瑶就笑道:“富商怎么都不会亏了,咱们才住几天,以后这园子不还是要还回去的吗?”
高贵妃却摇头道:“不会,皇上住过的园子再让别人来住,怎么可能?富商说是借出了园子,恐怕不会还了,这园子就直接献上来。”
沐瑶听得目瞪口呆,怎么,乾隆还白抢人家的园子了?
好歹修了七八年的园子,就这么直接送吗?
那富商也是豪气,不知道面上笑着,心里会不会在滴血了。
高贵妃看沐瑶一脸肉疼的样子不由好笑道:“你想哪里去了,皇上既然要了这园子,自然不会让人吃亏,据闻是让江南这边的官员给富商银子了。”
毕竟乾隆出巡哪里会带那么多的银子,而且江南不是有税收,直接给钱买下园子,也不必左右手来倒银子了。
税收不也是乾隆的银子吗,事先花出去怎么不行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沐瑶转念一想就觉得有意思了。
乾隆让地方官员用税收来买下园子,那么当地官员要给多少呢?
给多了不行,给少了也不行。
给多了,那就是当乾隆是冤大头了啊,他知道后一定不高兴。
而且谁都知道账本上是一个数字,实际上给的可能是另外一个数字了,多出来的会进谁的口袋,谁敢伸手了?
给少了,那是看不起乾隆,觉得他要占人便宜了?
反正这事当地官员有的发愁了,也不知道最后定下什么样的数目。
这事高贵妃倒是消息灵通得很,笑着答道:“富商原本就想直接献上,哪里敢多收钱,意思意思一下就好。当地官员却不敢让富商太吃亏,于是两边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就定下了一个折中的数目,不多不少。”
她比划了一个数字,哪怕沐瑶不知道这园子最终造价多少,也清楚绝对不会是个这么小的数目,估计富商算是半卖半送了,博了个好名声,也不让当地官员为难。
说是用税收来买,自然不可能把百姓那边收的碎银子直接一车车送去富商那边,而是融掉后做成大银锭,或者给钱庄换成更方便的银票来。
以前融掉银子后,因为高温融掉的关系,肯定会有些许的损耗,数目一多,这损耗就不算少了。
当地官员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出这个损耗,自然而然就加了税收,让百姓来埋单了。
有良心的官员就少加一点,黑心的就多加一点,还可能越加越多。
这损耗多少,不就是各地官员一张嘴说的事吗?
康熙帝的时候没管这个,还是先帝发现这个问题管上了,直接把损耗归公,才彻底解决了这个火耗的问题。
而且设定了标准,火耗约莫是多少,不让官员随意添加。
直接把这个火耗的用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官员的养廉支出,是弥补各级官府财政亏空,三是前面两个有结余之后用在当地修补堤坝和城墙之类的支出了。
可以说被雍正帝这么一制定,火耗变成官员贪污的问题就一扫而空。
这办法实在太好,乾隆显然也是沿用下来了。
所以当地官员给富商支付就直接给的银票,听闻愣是弄得声势浩大,让当地所有人都知道乾隆没白占园子,而是出钱买了的!
当地官员也是个人才了,不过之前被乾隆清扫了一轮,如今一个个还紧着皮子不敢动手脚的。
尤其乾隆还在当地,四处都是眼睛,他们敢动什么,不要脑袋了吗?
沐瑶就笑道:“原来已经是自家的园子,那么就住着安心多了。”
她抬头见高贵妃盯着自己笑,不由奇怪道:“慧娘看着我做什么,我脸上沾东西了?”
高贵妃摇头,笑着道:“你就没想过,皇上为何特意在这里买下园子,这是以后下江南,想必都会来这边走一圈了。”
沐瑶一听,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乾隆这是打算每次下江南都带她回家来看看吗?
乾隆用心起来是真的用心,叫她听着怪感动的。
“真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里的园子比别处还要好了?”
沐瑶这么一问,高贵妃没好气道:“怎么可能,听闻隔着百里之外还有个有名的园子,不止建了七八年,十几年都有了。是个有名的大儒修建的,比此处只会更好。”
闻言,沐瑶顿时有点不好意思了。
高贵妃又道:“早上的时候皇上叫上我们几个一起用早饭,还问了身边的李伴伴,说怎的没叫你,这才想起你回家住去了。而且苏府门口压根没有马车候着,显然你没打算一早回来,皇上才派马车过去的。”
“皇上今儿原本打算吃过早饭就去巡查河道,愣是在这边等了一会,看你回来才出发的。”
沐瑶摸了摸鼻子,没想到乾隆等在这里看一眼就匆匆离开,原来是要去巡视河道,还耽搁了一会才走,顿时尴尬笑道:“我还想着难得回家,住在我未出阁前的院子,实在是舒服得很,仿佛回到还是八少女的时候,忍不住就多睡了一会。皇上有正事其实不必等我,总归我肯定会回来的。”
高贵妃笑话她道:“不止多睡了一会,你肯定打算在家里多磨蹭大半天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