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明的敌人不可能一直是满清这样的菜鸡。
等将来满清覆灭,大明完成神州一统的大业,迟早是要挥刀向外,参与到瓜分世界的浪潮中去的。
为了争夺民族的生存空间,为了华夏复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明军免不了要和西方列强开战。
到时候,一但碰上英法列强的精锐部队,那明军怕是就要因为编制上的缺陷而吃大亏!
是故,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朱靖垵准备要提前进行军改。
将明军的编制,彻底变成纯火器部队所适用的编制。
而军改的时间点,朱靖垵也是提前谋画好的。
明军连续打赢了好几场关键性的决战,朱靖垵的威望正是最高的时候,他这个时候提出要进行军改,其他人都不敢有意见,更不敢反对。
还有就是,在连续几场决战之后,清军在南方的主力兵团几乎被歼灭,短时间内无力反扑。
明军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来有条不紊的进行军改!
想着这些,朱靖垵提笔写道。
《宣武元年大明皇家陆军军制改革章程》
其中一个班十二人,设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
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副排长一名,随军医护一名,思教官一名,共四十人。
三排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一名,军法官一名,外加炊事班十二人,共一百三十五人。
三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副营长一名,后勤官三名,共四百一十人。
三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副团长一名,以及宪兵队一部,共一千三百人。
三团为一旅,设旅长,副旅长,人数约为四千人。
三旅一师,设师长,副师长,监军,参谋团等相应军职,人数约为一万两千人。
之所以要在师这一级别的编制里增加监军和参谋团,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能拉出一万人的军队来的国家其实很少。
师这一级别的军队编制,一般而言就是要单独负责某一方面战线的力量。
是要独当一面的!
为了保证军队的正常运转,监军和参谋团必须得配上。
至于说再高一级别的军团,则是没有固定编制,平时也不常设。
等到面对一个师解决不了的战斗力,五军都督府会临时调派某几个师来组成军团,进行大规模会战。
至于说军队所需配备的后勤,医护,炊事班,宪兵队等相应兵种,等到战时会从各部队中临时抽调,然后集中使用。
当然了,这只是步兵的编制,至于说骑兵,炮兵,以及水师等不同部队的编制,朱靖垵还在考虑之中。
除此之外,朱靖垵还准备要在军中推行军衔制和士官制。
军衔从下到上,被划分为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军,以及最高级别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分别对应文官不同的品阶,享受相应的待遇。
如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对应正一品,大将军对应从一品,上将对应正二品……以此类推。
当然,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职衔一般而言是不会授予臣子的。
就比如说现在大明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就是朱靖垵亲自担任。
等他将来登基继位,那这个大都督的职位大概率会暂时空置。
等待将来授予皇储,或是作为一个荣誉头衔,用于追封追谥退休或是病故的,功勋卓著的老将。
而士官这一等级则是位于军官和普通士兵之间的过渡,起到一个承上启下,上通下达的作用。
分别为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
而上士想要从士官晋升军官,则是需要立下重大功勋,或是被提拔进入军校接受系统性的培养。
举个例子的话,就相当于是部队中的老班长和老兵。
而这些精锐士官的存在,也是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一个以老带新的作用,可以保证哪怕是在战时进行紧急的大规模扩军,军队的战斗力依旧保持在水准线之上。
二战时候的德三就是这么玩的!
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常备军不得超过十万。
然后,德三就训练出了十万个士官,等到战时,以老带新,很快就拉出来了几百万部队。
战斗力也是嗷嗷猛!
朱靖垵写完这些,将手中的毛笔搁下。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然后伸了个懒腰。
等墨迹干透,朱靖垵这才将章程合上,然后对等在自己身边伺候的张进开口说道。
“张进,立刻派快马将次军改章程送去广州,交由陛下和内阁审议。”
“若陛下和内阁都没有异议,那军改之事就要尽快提上日程。”
张进闻言,抱拳说道。
“殿下放心,末将明白!”
朱靖垵闻言,微微颔首道。
“很好,去做吧!”
语罢,朱靖垵开始收拾自己手边的东西,在收拾完东西之后,朱靖垵带队离开了太子府,径直前往南京城内著名的酒楼烟雨楼赴宴。
自从大明收复南京城以来,南京的士绅们便一直都在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