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到了洪郑府后,三殿下和贺严修忙着赈灾事宜,苏玉锦便自主地开始义诊。
一来是因为洪灾的缘故,伤患增多,大夫却不能正常看诊,以至于许多人求医无门,苏玉锦也想出一份力。
二来,如贺严修所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苏玉锦也想在这些事情上多发防范,趁义诊之时查看灾民之中是否有不妥症状,也趁此普及卫生防疫知识,防止洪灾之后连带的其他灾难。
几日下来,苏玉锦医棚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旁边粥棚,她也是从早忙到晚,颇为劳累。
加上最近城中衙役、兵丁等都忙着分发赈灾粮食,昼夜忙碌,嘈杂的声响让苏玉锦晚上有些难以入眠,此时睡眠不足,满脸困意。
苏玉锦再次打了个哈欠。
“去歇一歇吧。”贺严修走了过来,顺手给了苏玉锦一个盒子,“我已经让兴安找寻到了能义诊的大夫,你歇上两日,倘若往后再想义诊的话,可以再来。”
“倒也无妨,今日的人比昨日少上一些,大约也是洪水渐退,有些人陆续能够归家的缘故,等看诊完这几个,今日早些收了摊位,累不到的。”
苏玉锦说话间打开了贺严修拿过来的盒子。
是青梅。
腌制过得,吃起来脆脆的,酸甜可口的青梅。
这梅子苏玉锦昨天的时候吃过,是义诊时看诊好的一个病人特地送来的谢礼。
那人家中原是开果脯铺子的,家中的货品尽数被泡,唯独这一小罐子的腌制青梅,是自己家吃的,当时放的高,不曾泡水,便拿了来送给苏玉锦尝尝鲜。
青梅数量不多,跟几个人分食一番后,苏玉锦自己没吃上几个。
但这腌制的青梅实在是酸甜脆爽的紧,苏玉锦有些意犹未尽。
今日看到贺严修寻了这么一大盒子的腌制青梅来,苏玉锦顿时喜出望外,先丢到口中尝了一个。
滋味与昨日所吃的一般无二。
“二爷从哪里寻来的这个?”苏玉锦咯吱咯吱地咬着口中的青梅,腮帮子鼓了起来,满脸都是满足。
“晨起在城内巡察洪水褪去状况时,看到一个铺子里碰巧有卖这个,便买了一些回来。”贺严修回答。
兴安,“……”
二爷对碰巧这个词大约是有误解的。
几乎跑遍整个府城,这种行为不叫碰巧,而是该叫特意才对。
苏玉锦又吞了一个青梅入口,“那我算是沾一沾二爷的光,跟着饱一饱口福了。”
“这光自然是沾得的。”贺严修弯了弯唇角。
粗粮到了第二批,苏文宣对这些粮食进行查验、交接,等忙活完后,便来城外粥棚这里寻贺严修,好汇报一二。
在看到贺严修正在医棚,且正在跟一个看起来个头不高,体型瘦弱的苏大夫说话时,略顿了顿脚步。
贺严修此时满脸温柔尽显。
虽然贺严修平日里也是一个待人温和之人,但他的温和不过是礼节上的,与此时显然发自内心的状态颇有不同。
苏文宣眉头拧了起来。
有关贺严修的坊间传闻,他是有听说过的。
怎么说呢,这种事情不算特别不常见,甚至每座城内,都有一些为满足一些人特定癖好而建立的南风馆,苏文宣自己也觉得见怪不怪。
但即便不惊诧,可在苏文宣看来,能让贺严修看上眼的,必定也是绝色美男,至少也该是模样周正之人,断然不该是像眼前这位苏大夫一般……
大约,是这苏大夫有什么过人之处,让贺严修对其十分痴迷?
咳,此事不适宜再深入想象……
苏文宣眨了眨眼睛。
此时,贺严修也看到了不远处的苏文宣,直起了腰,“苏公子。”
“贺大人。”苏文宣回过神,快步走上前,“第二批粮食送到,已是盘查检验完毕,一切妥当,便来跟贺大人回禀一二。”
“苏公子辛苦了。”贺严修拱手,“一路走来,可还顺利?”
苏文宣笑了笑,“不瞒贺大人,此行并不顺利,一路遭遇了几波伏击,好在我事先安置了足够的随行护卫,那运粮车上也铺了防水防火的的毡布,加上贺大人派去的人手鼎力相助,这才幸免于难,说起来此事还要谢一谢苏大人为好。”
苏文宣特地提及防水防火之事,足以显见那些人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抢夺,而是为了摧毁。
看来这次精粮换粗粮,令百姓拥护爱戴之事,让许多人颇为忌惮,已经是迫不及待要出手了。
贺严修沉下声来,“此次赈灾粮之事,要让苏记蹚一蹚这浑水了。”
“贺大人言重,这水素来都不曾清过,苏记在这淤泥潭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可谓苦不堪言,现如今若是能为三殿下和贺大人鞍前马后,兴许还真能从这浑水之中蹚了出来。”
苏文宣这话,便是实打实地表了态。
苏家算的上是地方上的一介富商,虽到不得富可敌国的地步,但族中世代经商,嫡系旁支的生意加起来,却也有能辅佐一方霸王的家底,令人不可小觑。
大殿下和二殿下在朝中经营多年,三殿下根基尚浅,能多得了追随之人,是再好不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