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糜烂超出了想象,而三皇子为了做出成绩,也是下了狠心,居然真的一查到底,谁也没放过。
一时间,朝堂内外人心惶惶。
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许多人都坐不住了,弹劾三皇子的折子如雨后春笋,几乎堆满了皇上的御书房。
兴德帝接到这些奏折后,大发雷霆,当着几个心腹的面。说那些上折的人,肯定心里有鬼,不然为什么害怕清查?
皇帝的态度很明显,就是支持三皇子查下去,并且要一查到底。
听到消息的三皇子信心倍增,觉得这是兴德帝在为他撑腰,再加上手下谋士们的鼓吹,“皇上这是看中王爷您的能力。”
“没错,也许皇上还有考验您的意思,如果这事做的好,说不定在皇上心里,您就是最好的继承人了。”
“没错,这可是一件大事,如果做的好了,王爷你还可以得到军中士兵的支持。”
诸如此类的话语,吹得三皇子得意忘形,查到一点问题,就死咬着不放,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当然,这不是说三皇子身份就没有聪明人,看不到这其中的危机,只不过这件事,在各方势力的加持下,也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已。
对于三皇子而言,这是他获得巨大功劳的好机会。
而对于其他皇子来说,也不全是坏事,要知道军队的糜烂,但凡有一点见识的皇子都知道,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
如果再让它持续发展下去,那等他们登基,也将面临烂摊子。
要知道大楚可不是没敌人,虽然多年没打仗,可是北边的胡人,西边的鲜卑,以及南方的蛮人,都是大楚的威胁。
四皇子是个有见识的,知道整顿军队是一件好事,哪怕这事最后会成就老三,也还是决定推一把。
对于八皇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他‘算计’的不是?
而最可能反对的,就是大皇子了,但他什么也没干,不是真的高风亮节,也不是不恼恨三皇子的揭底,只是他已经有了其他打算,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扯皮的事上。
这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他挨一顿皇帝的责骂而已,甚至都比不上齐家出事,让他来的伤筋动骨。
安西就不用说了,他才是幕后策划者一切的人。
所以在多方推动下,三皇子的差事办的格外顺利,每天都有一大批的武官落马,也每天都能查到更多的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皇子越查越多,越查越深入,几乎一半的武官都卷入其中,这不禁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也胆战心惊。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武官啊,一半人被革职查办,要是他们心里不服,来个反抗,那大楚就要乱了。
就连兴德帝,脸色都不好看了,甚至隐隐有后悔的迹象。
安西看事情进行得差不多了,立刻让报纸全方位报道,并且把主题扣在为百姓好,为底层士兵好上面。
报纸主题鲜明,这次军队整治,是为了大家好。好几期的报纸,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百姓们分析了哪里好。
看的多了,听的多了,百姓们基本就认定了,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每个人都在说皇帝和三皇子的好话,认为他们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是不可多得的明君和贤良皇子。
而在军中,那些士兵们开始仇视那些贪污的官员,甚至还有人主动检举。
舆论,就是有这个能力,一场还没有开始的风波就消失于无形。
兴德帝在知道自己大受赞誉之后,非常高兴,原本想要到此为止的心思也停歇了,任由三皇子深挖下去。
而三皇子果然不负众望,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越挖越深,不仅把兵部的许多官员查了出来,还牵扯出了一大批的勋贵。
这些勋贵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一直联络有亲,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虽然这些年下来,在朝中任高管的基本没有,但所掌握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三皇子的动作,是真的触到了他们的底线,于是就迎来了疯狂的反击。
首先曝出三皇子后院乌糟事一大堆,三皇子自己宠妾灭妻,后院管理不善,女人们斗得像乌鸡眼一样。
其实,三皇子自己也不是多干净的人,收了不少孝敬,十年来不下于百万两。
再接着就是三皇子的身边人,以及手下官员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被找出了不少污点,被人弹劾。
兴德帝知道,不能再继续了,这些勋贵们发起疯来,大楚必将迎来一场大动荡,要是弄得国家动乱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紧急叫停,不再往更深的查了,只惩治现在已经查到的。
不过这已经算是一场大换血了,军队查出了一半的武将,兵部少了三分之一的人,而勋贵,也推出了几家送死,其他牵扯到的人家,也被降了爵位。
为了尽快平息这一场动荡,皇上甚至没来得及斥责大皇子一句,就让兵部剩下的人组织武举,好选拔新的武官。
以及之前选好的,立刻培训上岗。
另外勋贵那边,他们推荐人的权利不变,在这一次的风波中,补贴每家一个名额,这才是他们不再追究的原因。
朝中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