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会儿话,时间已经不早了,太阳都已经西斜了,好在大河村离县城并不远,走路也不过一个小时就能到。
村支书安大明连忙招呼四人动身,回下河村。
没错,安树原本就姓安,幸运的是,安山也姓安,所以被收养后,就没有改名字。
一路上,安支书都在介绍下河村的情况,是想让安西提前了解一下,家里都还有什么人。
至于新来的三个知青,是顺带的。
不过既然说了,也就顺便说说村里的情况,让三个小年轻了解了解,别到时候乱来,吃苦头的是他们自己。
作为村支书,他就当尽自己的义务了,至于听不听的,还得看他们自己。
其实说起来,整个下河村也就支书安大明家,和安西家是姓安。
他们是逃荒过来的,原本来的是一大家子,最后就只剩下了两兄弟。也就是安大明的爷爷和安树父亲的爷爷。
他们娶了下河村的姑娘,顺利的在下河村安居落户。
因为各种天灾**,传到现在,也不过就剩下安树大伯一家和安大明一家,以及安西这个‘安家人’。
不过他们都比较出息,安大明成了村里的支书,任何人也不敢得罪,而安大伯家,因为安树父母烈士的身份,也没人敢招惹。
后来,安西的二堂哥又当了兵,还很出息的,年纪轻轻就成了营长,这下子,安家就成了下河村风光最盛的人家。
下河村算是一个大村,上上下下有好几百人口,其中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口,都是陆陆续续逃荒过来的,原有人口不到三分之一。
当时安家太爷两兄弟来的时候,下河村其实很排外的,对于外来人口非常防备。
也是两兄弟聪明,一合计,就分别看中了一位本地姑娘,花了不少心思,成了下河村的女婿,顺利的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这个村各种姓氏都有,而外来人和本地人又因为各种原因,摩擦不断,所以关系非常复杂。
等新中国成立后,把下河村划分为一个村级单位,要选村支书的时候,谁也不服谁。
本地人认为,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你们来我们这样,当然要遵循我们的规矩,服从我们的管理。
可外地人人多啊,选村支书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事闹了很久,都没办法定下来。
最后还是安太爷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和弟弟一合计,自己两人去劝那些外来人口投自己孙子一票,而两人的媳妇回娘家,让娘家人帮着一起劝本地人也投自己的孙子。
花了一些小钱,这事还真给他们办成了。
外来人觉得安家也是外来人,和他们是一伙的,至于人家媳妇是本地人,男人还能让家里的媳妇管住了不成?
因此如果安家人选上了,肯定偏心他们外来人。
而本地人也听了两媳妇的娘家人劝,觉得没毛病。
安家举目无亲,安大明最亲近的不还是外家嘛,他母亲和奶奶一样,都是本地姑娘。那些外乡人和他可没有血缘关系,亲近谁不是一目了然嘛!
于是,安太爷兄弟就还真就帮安大明拿下了村支书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选安大明,一来他有个初中学历比较容易服众。
二来当时他年轻啊,安太爷一合计,自己已经七老八十了,自己的儿子也五十多了,就算当上了还能当几年?
可孙子不一样,他才二十几,只要不犯错,最少也能当个二三十年吧?
安太爷眼明心亮,早就看明白了,现在的体制,没办法父传子的,那一开始就让安大明去当,也省的以后麻烦。
安太爷的这个决定可谓是非常有先见之明。
因为没几年,他和弟弟媳妇都相继过世,之后又遇上了大饥荒,他儿子侄子,也就是安大明的父亲和安树的爷爷,为了省一些口粮给儿孙,也都相继饿死了。
安家的人口越来越少,但因为安大明一直占据这村支书之位,也没人敢惹安家。
安大明显然继承了爷爷的精明,这些年把这个位置坐的稳稳的,让所有人对他都服服帖帖。
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算是护住了下河村的一方安宁,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打搅。
不过,下河村本就复杂,后来又陆陆续续分配了不少知青过来,就更是难以管理了。
有的知青不错,教教也就是了,可有的就非常自视甚高,看不起乡下人,当然也就不服村支书的管教了。
安大明给了他们几个教训,然后把知青们划分到两处,一处住的是乖巧的,一处便是一些刺头。
因为吃过安大明的手段,那些刺头们不敢在明面上闹了,而是在院子里搞各种内部斗争。
安大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是不妨碍到其他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反正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所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下河村独特的环境。
刘洪铭和张贺伟来的时机是真的不巧,乖巧的那处知青的院子已经住满了人,挤挤勉强塞下了个孙秀秀。
但两个大男人确实已经住不下了,只能被安排到那些刺头的院子,因此才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