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就说到了学院。
安西越听越不对劲。
俞院长道,“你送来的钱财都用来帮助一些贫困学子了,他们的学识天赋都不错,又非常努力,假以时日,必有成就。其实,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只是书院无能为力。哎,也是老夫没用,活了一辈子的人了,除了教书,什么都不会。要不是你们这些学生时常接济,书院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老师不要这样说,老师对我们恩重如山,要不是老师的悉心教导,哪里有现在的我们,一些钱财而已,能帮到书院,帮到那些向学的学子,也是如海的功德。有需要老师告诉我一声就是,如海不是外人。”
林如海说的很诚恳,不说支助贫困学子是善举,就算不是,但凡老师需要,他林如海必不会推辞。
“你已经帮了很多。”
俞院长说的不是假的,在他的这些学生中,林如海是最富裕,也最慷慨的,学院的三分之一的支出,都是林如海给的。
做的已经够多了,不能仅靠他一人,这不是长久之际。
两人再要推辞,安西突然插了一句嘴,“为什么不开源节流呢?”
林如海一怔,突然看向安西,眼中闪过亮光,他这个堂弟一向有注意,“安弟有什么好办法吗?书院其实赚的不少,只是老师经常捐助贫困学子,这才越来越捉襟见肘。”
“节流没办法,那就开源啊。不知道,院长有没有兴趣出一些教辅书。”
安西想到了后世各种各种的教学资料和试卷,只要是学生,一年到头,怎么也要买个十几本。俞院长是当世大儒,又是公认的会教学生。
俞院长的学生大半都考上了科举,没考上的,也是扬名天下的才子,不愁没有出路。
就像林如海的幕僚,当初就是玉路书院的学生,只是时运不济,每逢科考,家里就办丧事,科举一次次的错过。他本就是农家子,家里根本耗不起,就去了林如海身边当个幕僚,好歹能养家糊口。
可就是普通的幕僚,从玉路书院出来的,也是遭人疯抢,只因林如海原就与他是师兄弟,所有他才选了林如海。
所以玉路书院的招生,每年都挤破头,只是师资力量有限,招收的学子并不多。
大部分的学子只能对着玉路书院的招牌望洋兴叹。
这样的俞院长要是愿意出教辅书,还不让那些学子疯抢啊。
只要有‘俞院长’这样招牌在,玉路书院每年都可以出一批教辅资料,等大家以后买资料都认准玉路书院,即使没了俞院长,也是源源不断的来钱方式。
“你所说的教辅资料是什么?”俞院长听懂了一些,但没摸清具体的,感兴趣的发问。
安西细细的给院长解释,教辅资料分很多类型,有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对课文的释义,有课后的延展,有习题,有试卷,还有辅助学习的工具,比如字典词典等等。
这就是一个挖不尽的宝藏,就看编书的人怎么写怎么编,生动有趣是一种,严肃严谨是一种,适合小孩子的,适合少年的,适合成人的,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安西越解释越兴奋,想到从小到大被各种书籍试卷支配的恐惧,不由得为未来得学子掬一把同情泪。
俞院长和俞松越听,眼神越亮,对于他们这种一心沉浸教学的人而言,这是多好的事啊。能帮助多少学子啊!
玉路书院每年刷下那么多学生,看着他们渴望求学得眼神,两人都非常心痛,可能力有限,不得不辜负那些学子们的期望。
现在好了,有了教辅书,不知道能帮助多少向学的学子。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方法呢?
安西果然脑子灵活,可惜就是耽误了,不过这孩子是个好的,即使已经贵为侯爷,也没放弃学习。
听完安西的主意,俞院长和俞松都非常心动,迫不及待的召集学院的夫子,商量出教辅书的事,两人还把安西带上了。
安西虽然内容上帮不上忙,但这个主意是他出的,他肯定有不少好的想法,能帮到大家。
参与教辅书的编撰,安西还是头一次,也兴致勃勃,甚至暗搓搓的想着怎么坑那些学子一把。
林如海听完其实也想参与其中,他的才学能力绰绰有余,只是身在官场,他是没有时间的,只好遗憾的放弃。
“老师,林家有个书局,可以刊印书本,正好交给书院,教辅书一编出来,就能刊印出售了。”
“行,”反正已经拿了林如海那么多东西了,再来一次也没什么,等这事办好了,以后大概也就不需要这个学生慷慨解囊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