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桥距离通安县城只有二十里,叛军的七千大军一路突进,当天下午就到了通安县城。
让苏劲方无比惊讶和疑惑的是,通安县城门大开,城内的百姓早就逃走了。
家家户户的门都敞开着,里面的金银财物全带走了。
让苏劲方高兴的,城里的粮食、鸡鸭、蔬果等等全都没有被带走。
苏劲方明白了,那几百名朝廷士兵在长板桥拼死阻击苏劲方的大军,只是为通安县的百姓逃跑争取时间。
苏劲方在城中检查情况,发现那些民居之中有不少柴火、干草、麦秆。
昨晚的那一场大火,把苏劲方烧得疑神疑鬼,他派人全城搜索,生怕朝廷的兵马又要在什么地方使用火攻。
查探一番之后,城内并没有发现朝廷士兵的踪影。
除了一些干草和麦秆,城里并没有什么纵火的地点,更不存在集中堆放的易燃物。
叛军将领苏劲方的这颗心啊,终于放了下来。
有了食物,七千大军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趁着夜色,在一些兵痞的鼓动下,叛军开始在通安县城里尽情享乐起来。
叛军生活在北方,因为冬季的苦寒、土地的贫瘠,生活相对要艰辛一些。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叛军英勇善战的韧劲,但也带来了粗犷、粗鄙的风气。
士兵们开始饮酒作乐之后,军士们也管不住自己的手下,只好任由他们庆祝。
通安百姓没有来得及带走的各种粮食、干肉,一些鸡鸭牲畜等等,都成了叛军最好的享受。
将士们没有忘了果敢勇决的将军大人,给苏劲方送来了一些酒肉。
苏劲方喝着麦酒,吃着烤肉,心里暗暗思索着:通安县城空空荡荡,难道是官兵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当年八十年前“三王夺嫡”时发生的战例。
据说当时那座城市空无一人,等敌军冲进城池之后,城门的万斤铁闸落下、伏兵四起……
想到这里,苏劲方叫上自己手下的数百亲兵,又在小县城里巡视了一圈。
城门没有什么万斤铁闸,小小的县城里也没有什么伏兵。
谨慎的苏劲方掀开了一些民居的灶台和水缸,疑神疑鬼的查看里面有没有藏兵坑。
城里没有任何异样,唯一就是有些脏乱差,道路和院子里铺着一些黑乎乎的石头和泥巴,踩得人脚上脏兮兮的。
仔细检查了半个多时辰之后,苏劲方确认自己是有些过于担心了。
不过苏劲方是再也不敢大意了,为了防止朝廷大军的偷袭,苏劲方安排了两百亲兵在县城的城墙上防守。
这些亲兵是苏劲方的心腹,没有饮酒,而且勇猛善战。
通安县本来就是个小县城,城墙也就方圆三里,苏劲方的亲兵,加上原来的哨兵,每隔两丈之内就有一个士兵把守。
就算一只苍蝇飞过城墙,也能被哨兵看到了。
安排好了这一切,苏劲方总算放心下来。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苏劲方的两个副将拿着酒杯,兴高采烈的来找苏劲方庆祝大捷。
苏劲方恼火的将两个副将训斥了一番,然后回到房间休息。
原本苏劲方本来担心朝廷的兵马会偷袭,结果到了半夜朝廷的兵马也没有出现,他的心情也就慢慢的放松下来。
到了凌晨时分,外面传来警戒传讯的号角声。
睡不踏实的苏劲方从床上蹦起来,匆忙挂上铠甲往外跑。
城里已经沸腾起来了,叛军士兵被警报的号角声惊醒,纷纷在整理盔甲和兵器。
天空中,有星星点点的火箭破空而至,落在县城的房屋和街道上。
一波火箭大概三百支,毫无目标地落在县城里,落在泥土和院落中,一个人也没射中。
虽然到处都是带着火苗的箭矢,但叛军士兵也没注意那么多。
毕竟这种一脚就能踩灭的火苗,好像也没办法引起什么火灾。
倒是城门处那冲天的火光,让苏劲方心里一下揪紧了。
苏劲方懒得管这种无关痛痒的火箭,他骑着马跑到城墙
跑到城楼上之后,苏劲方先是一愣,然后爆发出欢畅的大笑,觉得非常讽刺。
西门外的朝廷的兵马稀稀拉拉也就那么六百人,穿着各种各样的铠甲,其中有些人连盔甲都没有。
虽然人数马马虎虎,但这些人一看就知道,都是本地的义勇。
就算四面城门都有五六百朝廷士兵,加起来也不到三千人。
那些朝廷士兵有条不紊的朝城内放火箭,而另一些朝廷士兵在丢出一捆捆沾了油脂的干柴,将城墙和城门
苏劲方真是被这帮乡巴佬笑歪了鼻子。
苏劲方南征北战、征战四方,他打了一辈子仗,还是第一次看到在荒地上进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