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悟者,吾之心也。 有道是一人一悟性,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洞察力、感知力、还有理解和分析能力都是不同的,虽然这些能力也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但那也只是提高了整体的下限而已——天赋的上限、边际、和深度,实乃人力不可逆也。 无论是佛、儒、还是道,修到了最后,都要过“悟”字这一关。 从最初的学开始:学,是为了知,知得多了,便会通,通到极处,方可思,思到最后……才能悟。 当然了,如果你是什么神仙转世、天神下凡,遇事见则悟、悟则明,修行起来一日千里……那算你狠,称你一声“先天级高手”并不为过。 但这世上的求道之人,大多还是凡人,他们还是得从“学”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 玄奇宗山门前的石阶,便象征着这条“求道之路”,每个人因各自悟性的不同,登上去的难度也不同。 初初走上这石阶时,是“学”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在这石阶上每迈出一步,都会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上,稍不注意就会滑倒,但用眼睛去看呢,又看不出这石阶有任何不平坦。 等到你逐渐适应了这种变化,即到达了“知”的节点,你就进入下一阶段,即步向“通”的道路。 这一段呢,除了保留上一阶段那“不规则的踩踏感”之外,每一阶石阶上的“重力”也会起变化:或许你迈上一步时还觉得自己脚下如陷泥沼,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抬起膝盖,但到了下一步,你用同样的力道抬腿,便会抬得过高过猛,失去平衡。 这种“轻”与“重”的变化,也是随机的,需要登阶者自己慢慢领会、慢慢适应…… 若你连这也适应了,便能走上最后的一段,即由“通”及“思”的那段。 从这里开始,除了石阶的那些异常之外,你周围的环境也会开始变化,你身旁会有相当强烈的山风吹来,且那风势还会不断变换方向,你脚下的石阶表面,还会出现一层薄薄的霜气,让你踩上去的时候更容易打滑。 而假如你把这段都走完了,那就能看到山顶了。 或许有人会问,怎么到“思”这阶段就登顶了?那“悟”呢? 废话,你要是走完山路就已经悟了,你还拜什么师啊? 再者,这石阶说到底只是测试入门者悟性的一种工具而已,并不是说你走完了这石阶,就真的已经到“思”的阶段了——走石阶这事儿,无非是大致估算一下你能到达的境界、以及到达这境界要花多少年月。 其实一般来说呢,你只要能走到“第二阶段”,便算过,接下来你走不上去也无妨,看你差不多放弃了,就会有人来接你上山。 可是,也不排除有那资质实在是低的……连第一阶段都走不完的人,像那种就没办法了,哪怕玄奇宗强行收了你,你也学不会什么东西,让你上山打杂、浪费你的人生……也没啥意思。 比如当年那“银道”白如鸿,就是在“学”的阶段便卡住了;他连走了几天几夜,滚落了无数次,实在是走不上去,但他这人又特别“轴”,不肯放弃,一副准备累死在这里表诚心的样子……玄奇宗的老道们无可奈何,只能看在他之前表现出的“品行”特别好的份儿上,才破例领他上山,教了他一套入门的武艺,并算作了记名弟子。 但这种特例,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一个,而且说实话,玄奇宗的人也不是很待见那白如鸿,因为白如鸿的性格和玄奇宗“随性”、“自然”的门风特别不合,所以白如鸿只在山上待了几年,就被他师父找了个“你比较适合入世”的借口哄骗下山去了;他临走之前,师父还再三叮嘱,让他今后行走江湖千万别报“玄奇宗”的名号,说是本门不想和俗世有太多瓜葛。 当然,白如鸿也是谨遵着师父的教诲,这几十年来他确实是从来没跟任何人提过自己那身武功是哪里学来的。 有点扯远了……咱还是说回黄东来吧。 黄哥确是不笨,走上石阶没多久,他便摸出了那第一阶段的规律来。 但知道了规律,不代表就能过,适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你得练才行,至于练多久才能熟练掌握,那便见天赋了。 黄东来和孙亦谐都属于那种自认为自己天赋很高的人,但他们在这块又略有不同—— 孙亦谐学东西的时候,一般会对一件自己一知半解的事迫不及待地表示“我懂了”,然后把自己都给骗过去,接着就在一条歧途上越走越远,并到达一个可能连教他的人都没到过的奇怪的领域…… 黄东来呢,则是那种身体跟不上脑子,知易行难的类型;他学一样东西的时候,可能是真的很快就“懂了”,但在理论层面他已理解的事,实际做的时候他却难以做到。 这就跟在座的列位平时看职业电竞选手直播打游戏时的感觉差不多,可能你作为旁观者时,思路非常清晰,意识凌驾宗师,能以上帝视角对一个大师组玩家指点江山,但实际你自己上去玩时,就是脑子一片空白加青铜组操作,来个黄金组的就能吊打你。 到最后呢,只能用一句“我只是没时间练,若我苦练早已无敌”来劝慰和说服自己。 不过,当黄东来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当他真的肯下功夫苦练,或者说当他不得不练的时候,他还是可以慢慢让身体跟上脑子的。 眼下,反正他已喝了“归元露”,体能充沛得很,而且都已经走到山门里了,他断然是不可能放弃这“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