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苏家几次接触都还算顺利, 这样的买卖可以继续做下去,这对祝缨而言是个不错的消息。再继续接触下去,整个“獠人”不敢说, 至少奇霞族、阿苏家是极有可能成为她的政绩的。如果让她在这里再多干些年月,跟整个“獠人”都联络上也不是不可能。
祝缨有点遗憾。
转念一想,自己这也算开了个好头, 她就又释然了。
踱着轻快的步子到了后衙, 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女人的笑声。迈进去一看,张仙姑正跟祁小娘子、小江、小黑丫头等人在说笑。
看到她进来, 张仙姑道“送走啦”
祝缨往她身边一蹲, 道“嗯, 走了。”
张仙姑伸手往她脑门儿上摸了一把,拿个帕子给她擦汗,说“那你可能轻快些日子了。”
祝缨奇道“我啥时不轻快了”
“三天两头不着家,别来也没几顿跟家里一起吃的,还说轻快呢”
祝缨道“在外面也不是累,”下句话她识趣地没说,换了个话题, “大姐呢”
“弄药呢。”
“诶谁病了我没听说呀。”
张仙姑道“非得病了再吃药么是药茶,说试一试,喝着清热解毒祛湿,等到大夏天的时候更好。”
“这个好, 去年你们出去时都病了呢。”
张仙姑道“就算不病, 我也不想大夏天的出门儿,你也别出去。”
祝缨道“那可不好说, 我年中还得见刺史大人去呢, 大夏天我准出门儿。”
一众人闲聊, 杜大姐从厨房洗了一大盘水果出来,到了福禄县之后,吃水果可比在京兆方便多了,种类也更多。此时春末夏初,荔枝还没好,一些其他的水果陆续都下来了。什么枇杷、樱桃之类,又甜又好吃的。杜大姐另用个细竹蔑编的大盘子涮了一大竹盘子的桑葚出来,水还淅淅沥沥的往下滴。
祝缨拿起一个梨来,惊讶地道“这会儿就有梨了”
张仙姑道“怎么就没有了咱们在京,这会儿也能吃上呀,就是贵。”那会儿她舍不得买,后来祝缨管大理寺庶务了,家里就经常有稀罕东西了。
梨是秋天的水果,现在是春末了都,天都热了祝缨若有所思。京城什么没有她想的是福禄县。
祝缨道“大姐不出来吃么”
花姐也从房里出来了,笑着说“来了来了。”
推了个小凳子给祝缨,祝缨一捞,塞到屁股底下,张仙姑就喂她一颗桑葚“你别上手了,一会儿沾了一手洗不掉叫人看着了不好。”
她喂一颗,祝缨吃一颗,边吃边让别人“你们吃啊。小江”
张仙姑笑道“她都快气饱了,还吃呢”
祝缨心道,你不是一直喜欢小丫一点的么怎么跟她也说笑了问道“我听你们刚才笑来着,怎么生气的”
张仙姑笑道“学生太笨哩。”
她们又笑了一阵儿,小江才嘟囔着“我教幺妹她们。她们学得倒快,可是唱出来之后就跟我教的不一样了。调儿错了,高高低低的还会自己变调我就不挑剔了。她们还自家叠词、重复句子,这就与碑上的字对不上了。我是想,照着官话的发音唱着歌,不但字能识了,口音也能改了。当初为了县学生的官话,您费多少心呢可”
一个唱歌音准、官话顺溜的小江,掰不过一个女监的方言,可就气着了。
祝缨正笑着,祝大哼着歌从外面进来了。小江、花姐等都站了起来,祝缨听他哼的歌有些耳熟,也站起来过去问道“爹,你唱的这个”
祝大清清嗓子,有点不好意思,又没那么不好意思似的,说“啊,你爹不能识个字啊”
祝缨道“当然能啦,你本来就识字,就你唱这调子不大对吧”
“胡说我就这么唱的。”祝大十分嘴硬。
祝缨对小江道“真的唱得对啊”
小江脸上哭笑不得又有点懊丧,却说“字儿都是对的。”
祝缨笑得更厉害了,问祝大“爹,你这歌儿哪里听来的”
祝大“哼”了一声“你还问我们呢我和你娘都在衙门里跟人家江娘子学的不跟你说了我去写字儿去”
刘松年出手水平就是不一样,他比花姐实在高明许多。两人学字时不会哼唧了,也不容易忘。
小江起初就是教女监的女典狱来学这个,女典狱半是闲的,半是给她面子,也都学些。彼时祝缨忙着外面的事儿时常不着家,张仙姑和祝大在家里没旁的事,听小丫说了识字歌的事,也有点意动。
小丫就回去跟小江讲了,两头一掇撺,小江就来给张仙姑和祝大也教一教唱歌。那识字碑的底稿她也有,连歌带词,老两口识字比之前快了不少。
这本是花姐先想出来的事儿,她也不恼,也不争,专心去研究药方去了。
看到父母有事儿做,祝缨也高兴,问张仙姑“娘也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