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京城都有点提心吊胆的。
大家等了一天, 没动静,等了两天,没动静, 等到第三天就有点撑不住了。
日子还得过啊谁能受得了这样天天疑神疑鬼的爱谁谁吧,大不了咱们继续挨打。
也就祝缨家里老两口还乐呵呵的,到了七月里, 曹昌担心得都疲掉了,开始每天按部就班地跟着祝缨去应卯、晚上再接她回来。表哥甘泽有了儿子之后干活更加卖力, 天天在皇城外头训他。
甘泽跟曹昌不一样, 甘泽是豪门家奴,是没有王云鹤反而能过得更舒服的那种人。平素不好无故欺负人, 与普通京城平民想法还是有那么些许不同的。他只是随口说句“王大人这样的好官也应该高升了”
曹昌想起来表哥跟的是郑熹, 也不会拐弯, 就直接问了“哥,那新的京兆会是什么样的人呀”
甘泽道“我怎么知道”
不但甘泽不知道, 连郑熹也不知道京兆尹的位子空了出来,皇帝连着几天没说新人选。那边王云鹤已然搬离了京兆府, 暂住到刘松年的府上去了, 一应拜相的礼仪都是在刘松年家办完的。
现在,王云鹤都开始跟陈峦、施鲲排班值夜“宿卫”了, 京兆尹的新人选还是没下来。如今京兆府里是少尹当家,带着一干原来的班底在维持着运转。
小官们猜了几天也就不猜了,说这件事也只是拿来磨磨嘴皮子打发时间,反正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猜不到上面的想法的。一旦手上的活计多起来, 就把这事儿抛脑后去了。
祝缨是打一开始就不去猜的, 她现在要防备的是郑熹有可能的“政敌”段氏。打从王云鹤当了丞相, 祝缨就开始着手重新整顿大理寺。
光经营得好还不行, 她还得再留点钩子。为此她特意去找到了郑熹,想要一份名单,或者说,几个人名。
她带着曹昌到了郑府,曹昌跟郑府中一些仆人也是眼熟的交情,就在外面看马、聊天。祝缨放心地进了郑熹的书房,进门就伸手“大人,拿来吧”
郑熹道“你要干嘛”
祝缨长长叹了口气“段婴进京了,名头可大得很。就这几天,有人说他跟您有仇呐”
郑熹嗤笑一声“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罢了。”
“噫当心人家明年拔头筹哟听说天份极高,还肯用功。”
段婴样样出色,明年春天考个试,肯定不用像祝缨这样的考明法科,人家得考进士科。到时候就不止是京城闻名了,得是天下皆知的青年才俊了。
郑熹十分惋惜地看了一眼祝缨,口上却不屑地道“不过是一个从小衣食无忧可以安心读书的你罢了。”
祝缨道“这话怎么听起来奇奇怪怪的不说这个了,给我几个名字吧。”
“怎么想造冤狱呐还是要揪人尾巴做得太明显了可不好。”
祝缨笑笑,道“有什么段家亲密的朋友,或者五服、三族内的在京的亲属没有我干嘛主动动手呢”
郑熹拉开抽屉,拿出一张纸来,问道“怎么又憋着什么坏呢就在这儿看。”
“我这么好的一个人”祝缨抗议道,把纸上的内容背下了。这上面也就五、六个人连同简历,想来段氏的姻亲不止这些,不过郑熹不再给,她也不好意思多要。
看完就告辞了。
她回去要做账。帮郑熹当然是要帮的,不过她不跟金良似的,金良做了官儿还是忠仆,她就不是了,她先保她自己。大理寺在她手中经了多少事儿,件件有迹可查。在大理寺的本职公事上,想拿她的错处是几乎不可能的。实在不行还能一把火把档都烧了,有种让他们查去
但是这两年她搞得有点大,经手的财物有点多,虽然给同僚们谋了不少好处。其中有许多都是与钱财有关,她还得给郑熹再多捞一点。账虽然不怕查,架不住跟外面的商户还有点牵连。
她要再布置一下,保证谁要借她的账生事,多少得牵扯出几个段家亲友出来。如果段家人不来找她的麻烦,那这一笔就算揭过了。
她是拿了把刀等人来往上撞,所以郑熹左等不见她动手,右等也不见她动手。心中不免纳闷,又拉不下脸来问。
就在郑熹的疑惑之中,乞巧节又到了。
乞巧这天,张仙姑、花姐、杜大姐在后院里摆香案,后院十分宽敞,她们也很尽兴。祝缨抱着手在一旁看着,花姐要拉她来拜,张仙姑也有点期望的看着她。祝缨却连连摆手“我要什么巧我还不够能干的”
花姐道“也对”
杜大姐道“三郎也不该拜织女呀。”
张仙姑噎了一下,到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祝缨道“你们玩。我去看书。”
她还住在前院,放下纱窗,将灯点着了,慢慢翻看着账簿。她不能保证自己的账“毫无瑕疵”,查账的时候“毫无瑕疵”才是有问题的,真正的“毫无问题”是每个破绽都有正常的解释,或者有一个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