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似白纸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463章 一睹龙颜

第463章 一睹龙颜(2 / 3)

国王李倧知晓经过后,激动的甚至晕了过去,差点就驾鹤西去了。

此时满清在朝鲜派驻有官员,还有一些清军,不过数量不多,也就起个监视作用。金尚宪回国,其实是偷摸的,连那只船队都是偷偷停泊入港,因为明军对外宣称是在登州外海遭遇并攻击了朝鲜粮船队,然后俘虏了朝鲜人,用他们的船诈入登州港,夺取登州,歼灭孔有德的。

他们现在理应还在登州明军俘虏营中的。

朝鲜官场既震惊于如今中原形势剧变,也对金尚宪他们带回来的那一船船的唐货十分兴奋。

这些货很快在朝鲜脱手,基本上都是贵族们瓜分了,然后再去售卖得利。

一面是中原剧变,大明中兴在望,一面是这贸易巨利,朝鲜贵族们也是态度大变,反正大明绍天帝也没让他们现在就起来反清。

他们可以闷声发大财,跟大明暗里贸易往来。

这种事以前大明还强盛时他们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现在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华夏也在金尚宪引见下,拜见了朝鲜国王。

反正过程挺不错。

华夏提出向朝鲜买粮,还是用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这些朝鲜国内最受欢迎的唐货交易,他们自然愿意。

这玩意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呢,傻子才不干,以前是没机会,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干,谁不干。

别说大明中兴在望,就算大明要亡了,可有这样大的利润,他们都是愿意冒险的。

华夏需要的粮食,很快他们就凑齐了。

就算此时朝鲜国内其实也并不富裕,可贵族们手里总不缺粮的,甚至国王直接从官仓里调米。

大船小船满载粮食而来。

小的一二百石的船,大的一二千石的船,浩荡而来。

“臣这次共运来三十万石粮。”

金尚宪拜见皇帝的时候,很是自豪。

朱以海听了也十分欣喜,这可是一大笔粮食了,北伐右路军,总共战辅兵六万八千人,仅按最标准的每兵日食米一升五来算,每天就要一千零二十石,一个月就要三万零六百石。

如果提高点标准,按日食米二升,就是一千三百六十石,一月是四万零八百石。

这还是没算上路上耗损等。

也没算上马骡等消耗。

一人一天还要一升五的盐,另外还有酱菜等消耗。

相比之下,朱以海的御营军,因为设有专门的夫营辅兵,且这次北伐右路军是走海路,不用征召大量民夫长途运送粮草,也减少了路上额外的耗费,所以右路军一个月要三万多石粮。

现在一下子运来三十万石粮,这差不多能够十个月,就算再除去一些其它的消耗,供军半年应当是可以的。

这不得不说,海运粮食确实是最省时省力损耗最少的。

想隋炀帝征辽东高句丽时,发动一百多万大军,调集无数百姓运粮,据说两个淮南民夫合伙推辆车,拉上七石粮,最后运到辽东,还得留回去的口粮,最后这七石粮留下的只有一石。

而在更早的时代,往往前线打仗,一个兵得需要三个民夫来运输供给,距离越远,消耗更大。

到了宋代时,开始有了中转兵站,粮草的消耗要少的多。

不过相比起海运来,都是弟弟。

要知道别说打仗了,就是大明二百多年来的漕粮运输,通过运河北运,一万多条漕船,从江浙等八省起运漕粮入京,其中南方六省,北方则是山东和河南二省,一年运四百多万石漕粮,每年都是个大工程,得无数官吏监督指挥,大量运兵负责。

每年漕粮四百万石,额外的耗费约三百万石,加上运兵的月粮行粮等约二百万石,等于朝廷每年运四百万粮到京,额外花费五百万石粮。

另外维护漕河等也开销很大。

这还是固定线路,通过大运河运输,已经算是耗费较低,但比起海运来,还是差距极大的。

运河运输比陆路转运耗费少,而海上运输比运河运输耗费更少。

漕船一般能载二百石,海船能载一二千石。

运河上各种关闸,而成熟的航线却更便捷。

只不过对于朝廷来说,运河运输还有其它许多因素影响,牵涉许多利益,但仅单纯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来说,确实极高。

朝鲜这种小国,他们的船加上朱以海派去的船,都能一次运回来三十万石粮食,这都相当于快十分之一的大明漕粮数量了。

这些朝鲜粮,已经全都运抵登州外的长山岛上,并分运登州、莱州、威海、烟台、青岛、成山诸港的城堡要塞。

“金爱卿,辛苦了!”朱以海拉着金尚宪,觉得这老头无比的可爱。

“臣请向陛下引见二人,一是我国世子邸下,一是完城府院君崔鸣吉大人。”

朝鲜世子便是凤林大君,朱

最新小说: 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 为了不被充军,我靠种地富甲一方!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史上最狂太子爷 红楼之贾琮崛起 亮剑,红色最强军 僵尸天子 无敌冠军侯 神医家丁 晋庭汉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