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似白纸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七百五十四章 议政与私心

第七百五十四章 议政与私心(1 / 2)

东宫,显德殿。

太子李建成端坐在上首位,面前摆着一张长案,侧耳倾听尚书左仆射裴寂、刑部尚书郑善果的讲述,一旁的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征、詹事赵弘智等幕僚时而补充几句,只有门下省侍中裴世钜正在闭目养神。

李唐建国之后,李渊仿前隋建三省六部处理政务,中书承接,门下审封,尚书奉而行之,但在实际处理政务中,诸位宰辅也要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位是皇帝李渊,另一位就是东宫太子李建成。

反而是秦王李世民虽然出任尚书令,天策府属官封伦、宇文士及、唐俭出任中书令、中书侍郎、黄门侍郎,但实际尚书省的权柄主要握在左仆射裴寂的手中。

在宋、明、清时代,太子一般来说是不参与政务的,天天蹲在东宫画圈圈,就盼着皇帝老子早日升天,但在北宋之前,太子向来是深层次参与到实际政务中的。

比如两汉隋唐时期,皇帝经常外出巡视、避暑,而太子监国,处理政务。

毕竟当了七八年的太子了,一般的政务,李建成足能胜任,东宫的幕僚也有足够的能力,只有两仪殿议事之后,裴寂、裴世钜这样的宰辅,以及兼任太子左庶子的郑善果才会来东宫合议。

「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即刻统一度量衡。」王珪侃侃而谈,「前汉、后汉再至东西两晋无不如此,但三国分立百年,之后南北对峙数百年,导致如今各地度量衡轻重大小不一,的确需要一统。」

裴寂点头道:「确实如此,前朝建运河,输粮入北地以备攻高句丽,往往因为度量衡的原因,北地官员以此上告。」

李建成频频颔首,但对此还是有些犹豫,「以北地秬黍中等为准,长一黍为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以秬黍中等大的为准,容一千二百个黍为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

「关中、河东、山东、陇西尚可。」魏征摇头道:「但江南、岭南、蜀中只怕难以推广。」

其实大家都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儿,所谓的中等为准,实在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且蜀中、江南各州都有着自己已经用习惯了的标准,为什么要换一套标准?

统一度量衡早在几年前就有官员频频上书,自从秦始皇干了这么一出后,开国帝王一般都会这么来一次,但因为之前几百年天下始终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隋唐两朝为此很是费脑筋。

李建成叹了口气,这事儿实在是麻烦的很,暂时抛之脑后,他又说起第二件事,「统叶护可汗遣派使节入朝,父亲私下所言,或有求亲之意。」

统叶护可汗是西突厥的大汗,登上汗位已经六年多了,在中原大战的时期出兵一统西域,牙帐迁往千泉……碎叶河北,换算到后世地图,都已经不是中国境内了,大抵是吉尔吉斯斯坦。

与东突厥不同,西突厥与唐朝基本上不接壤,相互之间的关系很不错,不过遣派使者,还是李唐建国后的第一次,朝中对此极为重视……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国土面积、部落数量,西突厥都压过东突厥。

郑善果笑道:「当年弘大兄语裂突厥,此等事,殿下当询之。」

裴世钜都快八十岁的人了,入唐后基本上不关系政务,之所以能出任宰辅,得李渊重视,除了是前隋名臣之外,主要就是看中了裴世钜对草原部落的深刻了解这一点。

「所谓语裂突厥,实是妄语。」裴世钜睁开双眼,轻笑道:「突厥起家之初,父死子继,但自木杆可汗起,又实行兄终弟及,如此混乱,才导致内乱纷杂,此为祸端之初。」

王珪点头赞同道:「如今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之争,也正因此而起。」

「因制而行,方为长久之计。」詹事主簿赵

弘智锦上添花的这句话让李建成微微颔首……自己既是长子,又是嫡子,坐镇东宫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二弟却非要夺嫡,这是要埋下祸端啊!

裴世钜轻声询问了几句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派的使者相关的细节,才道:「统叶护可汗既有善,但曲意交好,若有联姻之请,殿下可劝陛下许之和亲。」

「远交近攻,乃西秦之谋。」裴寂赞同道:「听闻常有部落今岁臣服颉利,明岁投奔西突厥,若能交好,他日国战,必能得利。」

众人纷纷点头,不过这种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定下来的,相关的谈判肯定会持续一段时日,比如可能的互市,筹建商路,比如去年李善从东突厥弄来不少耕牛,但如今关中耕牛的缺口还是很大。

而且和亲的人选也很难选……谁愿意将女儿送到遥远的西域去,而李渊的女儿要么已经成婚,要么还没到适合的年龄。

诸事议定,气氛轻松下来,李建成突然笑着问道:「怀仁是今日启

最新小说: 家祖左宗棠 无双皇太子 最强兵王闯三国 我在大明当卧底 大明假太监:皇帝竟是女儿身!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元璋上门求医 回到古代当皇子 寒门太子爷 史上第一狠帝 天命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