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报告罗岱,在距襄阳城十里的位置发现叛军人马,兵力不下五千,不过仅有千余马卒,其余皆为步卒。
鉴于洪少保给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到襄阳城下,通知守军将领,平叛大军随后便到,让其继续据守退敌,增加信心,鼓舞士气。
罗岱便没有要与面前拦路的贼兵死打硬拼的意思,而是找了一出地势较高的位置,眺望了一番,见到岸边的位置有些破绽,才命令麾下将士沿汉水南岸冲杀过去。
之所以在岸边没有阻拦,就是因为八大王指派的将领王定国见到清晨渡江的小舟在襄樊水师的拦截下损失惨重,才放弃了在岸边的防御。
若是被官军水师发现义军在滩头一带设防,他们的战舰靠近岸边一顿炮击,义军真就是只能挨打,双方的火力输出水准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之前义军已经被江面上的战舰好好的教训一顿了,没人再想触这个霉头,一天被人家教训两次,那全营上下都是记吃不记打的货色了。
所以王定国的步卒防线距离岸边最近也有近一里的距离,这是较为安全的位置,余下的空隙便由王尚礼所率的精骑进行机动防御。
王定国想得也是很仔细的,他认为洪贼必然先派马卒过来试探,他麾下缺少阻拦成群马卒冲击的虎蹲炮,便因地制宜,砍伐了许多树木,放倒之后作为路障。
原本还想抓些周边的百姓挖条深一些的壕沟,可是抓不到大致的数额,就几百人而已,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
让义军士卒挖壕沟的话,等官军冲杀过来,他们就没力气打仗了,所以改为砍树,让士卒躲在树后面,再用长枪对官军马卒进行刺杀。
王定国又想到光是靠树木作为掩体的话,士卒们可能躲不开对方马卒射来的箭矢,所以又让士卒们在树木后面自行挖坑,挖好之后便跳进去,然后盖上树叶。
这样一来可以遮阳,二来可以隐蔽,一举两得。
王定国在这条临时搭建起来的防线上部署了一千步卒,然后将另外两千多士卒分成了六队人马,一字排开,作为二道防线。
之间相聚半里地,每队约有三四百人左右,每名士卒都装备了一根可以投掷出十丈以上的标枪,用以阻击官军马卒推进。
根据王定国的设想,官军马卒想要硬冲这条防线,必定得损失上千人马不可。
只是他的对手罗岱虽勇,却并不憨,在前线视察了一番之后,便找到了对方的薄弱环节。
而且罗岱还有了一个好帮手,那就是旗开得胜的襄樊水师晃晃悠悠又出来巡弋了……
襄阳知府王承曾已经接到了洪承畴所派的信使,用小舟驶抵襄阳码头送来的书信,便让水师立刻出动去接应南下驰援的大军前锋。
若是还未曾碰头,便先行寻觅贼军渡江的小舟,一旦发现,务必击沉,绝不能给贼军进攻樊城创造的机会。
在见面上执行任务的水师将领们很快便用千里镜看到了罗岱的人马,可以通过将旗、军旗来识别对方的身份。
再者,这路南下的人马数量虽然不少,但皆为马卒,张逆再蠢,也不至于用精锐的马卒前去攻城,他们也没发现对方携带火铳等重型火器。
罗岱见到江面上的战舰,便让亲兵打出事先定好的信号弹,释放之后,一会儿工夫,对方也有所表示,三枚信号弹腾空而起,算是核实无误了。
这样罗岱才敢让马卒靠近岸边,否则己方直到对面是襄樊水师,而对面不知道己方身份,可是要被炮火误伤的。
襄阳城就坐落在汉水南岸,对罗岱来说,从岸边南下是最为便捷的路径,只是对面的王尚礼并不打算让罗岱轻而易举地抵达襄阳城下。
眼下正是义军攻城的关键时刻,守军本就倚仗城高池深的襄阳城负隅顽抗,若是再得到这数千马卒的支援,就更不可能向八大王投降了。
而且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马卒先行,步卒随后,说明洪承畴的大军已然回师南下,距此只恐不远了,不论是攻城还是转进,八大王都要做出迅速决断。
一旦被官军吸引在城下,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占此城的话,义军主力这两万人马或将被洪贼大军团团包围在这片狭窄的地区,届时真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王尚礼一边拍飞骑向八大王禀报军情,一边遣人过去通知王定国的步卒向己方靠拢,不然仅凭自己这点马卒,根本就拦不住这股来势汹汹的官军。
“弟兄们,官军前来送死,给额上!”
形势急转直下,王尚礼明知对己部来说,岸边是条不归路,也要硬着头皮往上顶。
八大王可是派了上万兵马在攻城,让这些官军马卒从攻城的义军背后杀出,一举切断退路的话,那这万八义军将士也就算是交代在城下了。
经此一战,遭到重创的义军便会一蹶不振,连同在山里聚歼唐通所部的红利都要连本带利的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