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这份数据太过触目惊心。
他反复看了两遍,才抬头问助手邓兆亮道:“邓博士,这些数据已确定过是正确的?”
邓兆亮一边擦着额上的冷汗一边紧张答道:“丁组长,我们团队已再三确定过了,不但我们的新气象卫星监测到北极地区的异常气温变化,鹅国、米国与欧洲气象中心的北极气象监测卫星也发来了吻合的数据,这是刚刚打印出来的卫星云图,从这些证据来看,数据出错的概率基本上可以认为是。”
此前几个国家建在北极的科研监测站和气象监测设备在三年前小冰河时期到来时就全部被冰封住了,科研人员也因为来不及撤退而悉数为科学献身。
现在北极的气候更加恶劣,这些监测站点根本无法重建,所以现在北极的极端气候变化,只能依靠气象卫星。
夏国得益于近几年来与欧洲气象中心、奥大利亚气象中心及米国气象中心的全面合作,气象卫星技术突飞猛进,在年初时自研的十颗第三代气象卫星已升空,其中北极上空就有一颗,专司监测北极之职。
而其余各国也深知北极就是全球极端气候的风向标,也都在北极上空布置了气象卫星,并彼此经常交流印证数据,所以此时邓兆亮有此说法。
丁跃峰看着邓兆亮递来的卫星云图,眉头几乎拧成个“川”字。
这张卫星云图显示着北极上空的气流近乎凝固,再配合手里的这些数据,极可能会有新一轮的大冰灾在一个月内降临,而且这将会是更胜于以往的大冰灾。
丁跃峰匆匆在报告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邓博士,你马上将这些数据、卫星云图连同这份预测报告,送到首席科学家大楼的陈立成教授或者汤姆森教授手里,拜托他们的‘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马上根据这些最新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处理,优化‘全球极端气候预测大模型’,进行详细的趋势推演。时间紧迫,恳请他们三天内务必返回结果,便于我们向各国的气象中心预警!”
邓兆亮吞了口唾沫,问道:“我要不要顺便去向秦院士和宁院士报告一下?”
丁跃峰摇头:“他们从昨天起就不在京城了。”
“他们去了哪?”邓兆亮下意识地问了句。现在秦克和宁青筠几乎是“星球防护罩”计划的灵魂人物,长期坐镇在京城沟通协调全世界的发射基塔建设计划,能让他们离开京城的恐怕是大事件了。
丁跃峰看了邓兆亮一眼,道:“你快去首席科学家大楼吧。”
邓兆亮暗骂自己“多嘴”,秦克二人的行踪几乎都是机密,自己多嘴问这个干嘛?
他马上道:“我现在就出发!”
邓兆亮离开后,丁跃峰却有些坐立不安。
他大概知道秦克和宁青筠是去了东北那边,有一座关系到夏国最大油田安危的发射基塔因为突发的山体滑坡而发生了倾斜,秦克小俩口亲自去评估其安全性,看怎么进行紧急修复,以确保这座发射基塔能充分发挥作用。
但现在北极出现了这么诡异而严峻的变化……
要不要马上通知他们?还是等“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的推演结果出来后再通知他们?
丁跃峰自然知道东北那座全国最大油田对夏国的重要意义,不但关系到夏国的能源安全,里面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在全国都是最先进的,一旦被“超巨型太阳风暴”所毁掉甚至引燃烧毁整座油田,那将会对夏国的经济与稳定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创。若非如此关系重大,秦克二人也不会亲自去跑这一趟。
此时估计两人正忙得不可开交,若是自己再打扰他们……
丁跃峰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去请示一下姜为先老师。
丁跃峰的性格就是这样,瞻前顾后,缺乏决断的魄力,无法胜任真正的管理职责,所以一直以来姜为先都没想过将流体力学实验室交给他。
姜为先听了丁跃峰的汇报后,马上便有了决定:“将所有的情况通过邮件报给秦克。他和小宁在东北,那里距离北极更近,让他们了解情况,也便于有什么危险马上就返回来。”
丁跃峰一想也是,当即便去办。
……
陈立成教授与凯尔文·汤姆森教授加入世界最强的数学分析团队“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里已有三年了,繁忙的工作与不断变化的形势,逼得两人不得不全力以赴,更新知识体系,并得益于时常向陶折轩、秦克等人请教,他俩的水平也像坐了火箭般刷刷刷地直线飚升。
近一年多来,秦克、宁青筠、老陶主要忙于“星球防护罩”计划里“决策团队”的职责,已没什么空闲时间顾及“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的工作了,便将之全交托到陈立成与汤姆森手里。
两位教授也不负重托,咬紧牙关硬是扛起了这份沉重的担子,保证了团队的良好运转,为世界各国气象中心及流体力学实验室送来的初级数据进行加工提炼,并不断优化着“全球极端气候预测大模型”,再将推演结果返回各国气象中心,提高他们的灾害预警应对效率,立下了赫赫功劳。
此时他俩接到邓兆亮送来的数据与资料后,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敢有半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