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悬于天空之上,黄橙橙的光束铺设绵延万里。
光芒除了带来颜色,同样带来了炽热的高温,超过四十五度的恐怖高温让空气像长蛇般扭曲游动。
灼热盛烈的光芒在平阔的大地之上几无死角,除了一处开裂的深邃峡谷,岩壁的阻挡,投下了大片阴影。
阴影笼罩着毕方,他拉着阿尔法蜷缩其中遮蔽身形,连呼吸都压抑了许多。
峡谷并非直来直去,这道裂口两侧有许多延伸,就像是一道叶脉向着两侧扩张,缩在其中一处细支脉的阴影之中,倘若幸运的话,是可以掩盖自己的。
直播间内一片低气压,各式各样的弹幕要是不关闭,几乎淹没了全部画面,只不过此时毕方没空也没时间去看弹幕。
距离其位置数十米开外,一头体长超过半米的大瞪羚此刻正躺在地上,身下鲜血汩汩,沿着地面朝黑水河中流去。
血腥味扩散,很快就吸引来了附近的鳄鱼。
鳄鱼潜伏在水面之下,像是一截截枯木,迅速朝着河岸靠近。
黄褐色毛发与白色毛发相间,两者的分界线处也没有黑色的宽条纹,臀部长有明显的白色圆形斑块。
最关键的是,这头瞪羚的头顶上长出一对细长的尖角,上面长有极为密集的环形棱,看起来又细又长,犹如两把尖矛。
种种特征上来看,这是一头细角瞪羚。
毕方眯着眼,感到一丝惋惜。
当它还未落地时,凭借着出色的动态视力,他就认出了这头动物的属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
细角瞪羚在上世纪就被列为濒危物种,总数量估计不超过几百只,远低于2500只成熟个体的门槛,并且还在继续下降。
主要威胁就是不受控制的偷猎。
尽管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荒漠化同样会导致自然栖息地退化,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相对于偷猎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非洲大陆上的偷猎活动可谓「历史悠久」。
从19世纪开始,那些前往非洲的欧洲大型狩猎团队,基本都犯有偷猎罪,虽然有些人是被未经许可,就在其土地上猎杀的非洲国王审判和裁定有罪。
到公元1900年,欧洲殖民国家在非洲各地陆续颁布了禁猎法,禁止大多数非洲人狩猎。
随后,大多数形式的非洲狩猎,包括为获取食物而进行的捕猎行为,也被殖民地当局认定为偷猎。
因此,商业偷猎是近代才有的一个问题,并且开始对动物种群构成了相当程度威胁。
并且越往后,越严重。
在二战结束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欧洲各国元气大伤,无暇顾及其海外殖民地,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浪潮日益高涨,许多非洲国家都是在这一时期摆脱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独立之后,大多数非洲国家保留了这些由欧洲殖民者制定的禁猎法则,但为了食物或「丛林肉」而偷猎的行为仍在继续,为了商业利益而偷猎也依然屡见不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新政府的管理效率低下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也有不少管理者是明知有人违反而故意放纵的,毕竟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依赖通过「丛林肉」而获得宝贵的蛋白质。
在非洲,「丛林肉」几乎是贫穷人家的唯一肉食来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穷到没法挖矿,那就只能依赖于原始的动物资源。
不可否认,那些为食物而捕猎的人对当地的动物种群构成了威胁,但若是与那些为了国际贸易而捕猎的动物相比,二者的威胁程度完全不可相提并
论。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非洲的偷猎活动更是达到了空前猖獗的程度,造成了严重危机。
大象和犀牛种群尤其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这两种动物,并不属于「丛林肉」的范畴,也没有人以其肉作为食物,它们被捕杀完全因为国际市场对于象牙、犀牛角及其制品的狂热需求。
同样拥有优美长角的瞪羚属同样如此。
无论是哪一种瞪羚,几乎都有着一对优美,华丽的长角。
这让它们备受「偷猎者」的青睐。
廉价但坚固的摩托车和四轮摩托车,可以使偷猎者几乎可以进入该物种分布范围的所有地区。
八十年代后,盗猎活动有所收敛,但在10年代的「阿拉伯之春」事件以及相关的控制减少和经济困难之后,非洲大地上偷猎又重新变得普遍起来。
时常有猎人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猎杀图片,作为拥有一对美角的瞪羚属更是其中的常客。
此时的细角瞪羚抽搐着后腿,腹部破开一个大洞,皮开肉绽。
这样的伤势,只有可能是人类枪械所造成的创口,正常的动物狩猎是绝无可能造成这样